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满园花菊郁金黄全诗
中有孤丛色似霜打一动物
意思是: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出处《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翻译: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扩展资料: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是什么季节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描写的是秋季。实际上,该诗句是描写重阳赏菊的景象,而菊花在我国盛开在秋季。重阳节在我国古时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经成为一种不变的习惯。在*古代菊花象征长寿。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出自《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公元835年。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关于荷花和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荷花和菊花的诗句
关于荷花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李白《妾薄命》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一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王昌龄《西宫秋怨》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李白《古风·其十九》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一年滴尽莲花漏。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苏轼《江神子·江景》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关于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槛菊愁*兰泣露。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兰泣露》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四》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黄菊枝头生晓寒。
——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刘彻《秋风辞》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欧阳修《秋怀》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曹雪芹《咏菊》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黄菊开时伤聚散。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菊暗荷枯一夜霜。
——苏轼《浣溪沙·咏橘》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关于荷花,菊花的古诗
1、荷花的古诗
莲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
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
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唐
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
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
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
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
无人问的中。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
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
早晚*池上来。
2、菊花的古诗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3.跪求
菊花的话……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裛(yì):沾湿。裛露:沾带露水。掇:收取。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转到莲花上…………以下: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4.关于莲花和菊花的诗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
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
尽借篱落看秋风。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5.荷花菊花诗句
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关于菊花的诗词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欧阳修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百草摧时始起花。王安石
故人具鸡黍,邀我之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菊花和莲花的诗句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1、《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唐·白居易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清·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古风》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7、《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莲花》唐·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9、《莲》唐·唐彦谦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看着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10、《咏双开莲花》唐·刘商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池上来。
11、《芙蓉》唐·温庭筠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12、《独芙蓉》唐·王贞白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鸟游。
13、《夏日南亭怀辛大蓉》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4、《惜莲花》唐·崔橹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缘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积渐空。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残粉楚台东。 15、《重台莲》唐·皮日休欹红媠婑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16、《莲花》唐·郭震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17、《古意》唐·韩愈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18、《采莲曲》唐·王勃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19、《莲叶》唐·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20、《白莲》唐·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菊花的诗⑴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⑵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⑶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⑸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⑹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⑺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⑻花开不并百花丛,*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寒菊》)⑼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陈佩《瘦菊为小婢作》)⑽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黄花》)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
7.关于莲花荷花菊花柳的诗句各10句
菊花:
1.折菊(唐.杜牧)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2.赋得残菊(唐.李世民)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3.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莲花:
1.隔浦莲(唐.白居易)
隔浦爱红莲,
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
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
复愁明年还暂时。
2.采莲子(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3.采莲曲(唐.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牡丹:
1.白牡丹和钱学士作(唐.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2.牡丹(唐.王睿)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3.牡丹(唐.归仁)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
人间偏得贵相宜。偷香黑蚁斜穿叶,觑蕊黄蜂倒挂枝。
除却解禅心不动,算应狂杀五陵儿。
8.写荷花和菊花的古诗句写出处
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2.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3.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5.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6.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满园花菊郁金黄 满园花菊郁金黄赏析
1、出自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2、赏析: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出处《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翻译: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扩展资料: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本文链接:http://www.hzrhc.com/html/879651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